中国白酒产量占全球烈性酒40% 但国际市场份额不足8%

  • 时间:
  • 浏览:83
  • 来源:白酒网

    【白酒网】中国白酒在英语里应该怎么表述?近日,记者随“‘一带一路’中外媒体跨境采访调研行”的同行在五粮液集团采访时,有关负责人给出答案:近年来,有关白酒的英文研究文献都趋于使用白酒的汉语音译“bai jiu”。“朗姆、伏特加等名酒的专用通名都来自于原产国语言,为什么中国白酒就不能用汉语名走向世界呢?”

  这的确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中国白酒产量占全球烈性酒产量的比例近40%,但国际市场的份额却不到8%。白酒如何融入世界,是中国酒业当前普遍面临的“痛点”。解决这个难题,显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工艺、营销、贸易等产业链上的方方面面。与国内高校联合构建全球首个白酒语料库、合作编辑中华白酒文化汉英词典,以打通语言障碍为抓手,五粮液集团正在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探索。“这真是奇妙的‘化学反应’!”一位随行的外国记者这样感叹。

  记者不由联想到一则颇具“喜感”的新闻:近日,《牛津英语词典》 收入了一个词条“add oil”,其含义,正是汉语中用于鼓励的“加油”。在英语里,“加油”当然有更地道的表达。此外,与“好久不见”等字面翻译完全对应的“中式英语”,也早已被收入该词典。语言是思维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越来越多的“中式英语”被权威的英语研究机构认可,显示的是中国文化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理解和认同,也见证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观摩这种互动,不仅仅是通过英语这扇窗。当前,“汉语热”风靡世界。美国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从2009年到2015年,美国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翻了一番;法国10年间学习汉语的中小学生人数翻了四番,汉语已成为初、中等教育阶段位列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之后的第四大“第二外语”;在德国,汉语已经是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目;2016年以来,南非、毛里求斯、坦桑尼亚、喀麦隆、赞比亚等非洲国家纷纷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据统计,目前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已从2004年的近3000万增长到了1亿。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白酒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白酒要想真正走出去,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息息相关。持续的“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机遇,也是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猜你喜欢

爱戏网:让京剧艺术走进你的生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统艺术如何与当代人产生共鸣?**爱戏网(www.aixiw.com)**给出了完美的答案。作为一个专注于京剧艺术的综合平台,爱戏网不仅为京剧爱好者提供了

2025-08-02

乌河发源地是哪里

乌河,又名耏水、溡水、时水、干时、乌龙江,发源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街道矮槐树村,全长60千米,境内河段长20.85千米,河床宽30米至50米,流域面积160.03平方千米。

2025-06-05

山东黄河龙集团官网介绍

山东黄河龙集团起始于清光绪年间桓台九品名士王开祯创办的酿酒作坊。1922年,晚清举人王国锡以书斋“强恕堂”命名酿酒作坊。百余年来,强恕堂酒坊由私人作坊兴起,先后易名为“强恕堂酒

2025-05-26

强恕堂的创始人

生于清朝末年,淄博人,道光年间举人,1922年创办“强恕堂”酒坊,并将儒家文化“强已恕人、戒欺戒躁、仁义诚信”融入酒坊当中成为做事的原则,也是做企业的一个准则。后来儿子王成乾,

2025-05-26

黄河龙:百年老酒香飘四方

山东黄河龙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桓城县(今桓台县)厚生乡(今索镇)的“强恕堂”酒坊。强恕堂酒凭着酒香醇厚广受人们喜爱,成为中华酒文化中一枝艳丽的奇葩,素有“淄博茅台”之美称。并因

2025-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