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预收账款:一线锐减,二三线高歌猛进
- 时间:
- 浏览:38
- 来源:白酒网
白酒“蓄水池”深与浅:一线龙头锐减,二三线高歌猛进
【白酒网】有意思的是,有着白酒行业利润“蓄水池”支撑的预收账款出现强烈反差,贵州茅台、五粮液两家酒企业则出现锐减;而二三线却出现高歌猛进。这背后的逻辑何在?
18家A股上市白酒企业中报业绩披露正式落下帷幕。整个上市白酒企业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57.76亿元,同比增长31.2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51.72亿元,同比增幅为40.36%。对比去年同期,两者增速均有所提升。
以贵州茅台、五粮液两家公司为代表的龙头酒企合计收入、净利润均继续支撑起行业的“半壁江山”。有意思的是,有着白酒行业利润“蓄水池”支撑的预收账款出现强烈反差,贵州茅台、五粮液两家酒企业则出现锐减;而二三线却出现高歌猛进。这背后的逻辑何在?
“蓄水池”现增长反差
长期以来,白酒行业普遍实行的是“先打款后发货”政策。
贵州茅台中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公司预收账款录得99.40亿元,较去年同期“腰斩”了44.09%。去年同期,公司预收账款尚保持54.86%的增长。这样的波动亦在另外一家龙头酒企五粮液身上体现。同样,截至6月30日,五粮液的预收账款较去年同期下滑了19.82%至44.19亿元。去年同期,公司尚有24.77%的增长。
下半年是白酒消费旺季。某种程度,半年报预收账款变化情况,也是下半年行业景气度风向标体现。
今年中报预收账款出现大增的,反而是以二三线酒企为主。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中报预收账款增幅最大的是山西汾酒,增幅达到120.79%;顺鑫农业次之,增幅是64.94%;之后才是洋河股份、伊力特,增幅则为40.94%、36.93%。
一位白酒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年春节前后,贵州茅台经销商的打款方式有所调整。“原来经销商是要提前一个月给厂家打款,现如今改为款到账即发货。继茅台之后,五粮液也开始在效仿。龙头酒企都这么做了,其他品牌酒经销商也会提出类似要求。对于其他品牌酒厂家而言,无疑压力很大。”
预收账款也是厂家争夺地盘的一种方式。在一线酒企打款方式转变形势下,意味着二三线酒企也要适当做出变通。但部分酒企预收账款仍高歌猛进的逻辑何在?山东温和酒业集团总经理肖竹青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区域酒企为了争夺代理商,势必要相应做出更多配套服务。“现在行业也流行这种方式,经销商负责打款,以及充当配送商角色,而厂家负责市场推广。这种方式以前盛行于饮料啤酒行业,如今渐渐蔓延至白酒行业。不可否认的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甚至也出现恶性竞争。”
酒企渠道转向精细化耕作
肖竹青表示,整个市场处于结构性调整期,但全国性市场格局已确定。单纯看贵州茅台、五粮液两家龙头酒企,今年上半年,两家酒企营业收入合计占了整个上市酒企的51.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占比也达到65.04%。去年同期,这两个数字分别是49.41%、64.74%。
“原来是大酒厂之间在竞争、以省级为单位进行抢地盘,现在的这一轮竞争变为一线名酒跟区域名酒在博弈“打架”,争夺一市一县。对于酒企而言,现在就是守住根据地,进行渠道下沉。过去酒企业绩的增长,靠的是渠道商驱动。但渠道大商左右行业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式。现在酒企都在练内功,做细活。”肖竹青说道。
以华南市场为例,长期以来,该市场是洋酒的消费重地。伴随着这一轮白酒景气度上升,不少区域白酒企业暗中加码填补该市场。如泸州老窖旗下高端白酒品牌国窖1573就提出“东进南图中崛起”战略。再如水井坊旗下超高端品牌菁翠,于去年下半年选择在广州首发。
“我们的‘南图’主要以广州、深圳这两个城市为主,这两个市场的布局也上升到公司战略层面。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就对这个区域的销售组织做了一些变革,从原来的销售大区变为三个销售片区;为了进一步精耕细作,我们同时也把全国优秀的销售团队派到该区域来。在品牌推广上,不断推出各种体验项目。可以说,广州和深圳的消费人群与我们的品牌是高度契合的。我们也希望能够在华南市场获得更大的突破。”泸州老窖国窖酒类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彪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道。
“随着整个白酒行业集中度提高,实质整个白酒行业产量在下滑。我认为这种下滑也是必然的。品牌集中度提高是一方面,另外还有人口红利退去、消费多元化等因素也在综合影响。未来白酒行业的销售额会继续增加,但白酒销量会进一步下滑。”上述资深观察人士表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