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塑化剂含量“无害”,其逻辑从何而来

  • 时间:
  • 浏览:72
  • 来源:白酒网

  【白酒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50度酒鬼酒样品塑化剂最高检出值为1.04mg/kg。参照卫生部标准超标247%。而有机构在接受采访时说,按照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每天饮用1斤,其中的塑化剂都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11月22日《新京报》)。

  一天一斤无害!但如果一天超过了一斤呢?当然,专家们会说,一天饮一斤酒的人很少,而且这种饮酒本身就有害。但这还是回避不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人一天饮酒超过一斤,是否意味着含量超标,危害存在?

  退一步讲,不超过一斤无害是什么意思,所谓“无害”的标准是什么?在人们的理解中,无害可以理解为没有一点危害。当然,无害也可以理解为,对身体健康没有什么明显的危害,不会危及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无害也可以理解为不会对人的生命产生直接的危害,不会因此而产生严重的影响。这三种情况都可以称之为无害,专家所谓的一天一斤无害到底是哪一种呢?

  我们当然应该相信专家的专业,但是从新闻看,专家在叙述无害时并没有拿出一个确定的标准,只是按照超标的量和预期的寿命做了一个理论上的推演。这种推演在理论上是可能成立的,但既然是一种严肃的论证,就应该告诉公众多少含量是有害的,有害的表现是什么?现有的含量是无害的,所谓的无害是否是没有一点损害?只有给出一个更具体的回答,人们才会真正地接受专家的意见。否则,按照常理,人们就会质疑:超标意味着超出标准,而超标的结果却是“无害”,既然“无害”还要所谓的标准干嘛呢?干脆直接把现在超标的数字作为一个标准不是更好或者,不要标准算了,反正无害。

  作为公众极为关注的信息,快速地回应有害无害本是危机应对的“题中之意”。但公众在得到无害的回应时,更需要看到无害的含义是什么,无害的依据是什么?这种信息的需求和质疑的本能不能归结为公众的敏感,而应该看成是公信力缺失下的一种自保当人们不再相信专家,不再相信结论时,最好的回应其实是给出结论产生的过程,给出专家的论证过程,让公众自己看到可能的结果是什么。否则,不仅结论可能难以服众,顺带着连专家也会被怀疑,连专家所在机构也会“连坐”。

  即使,超标真的是无害的,而且这种无害是公众期待的没有什么严重的危害。公众是否就要接受这个结论,接受这个事实呢?就算塑化剂并非人为添加,就算这种出现并非什么大问题,但作为消费者他们为何要接受酒水中出现塑化剂的事实?任何时候,无害只是一种较低的标准而已。就像,一座大桥出现了裂缝被称为无害一样,这不是常态,这是需要纠正的反常。因此,即使超标无害,公众也可以要求纠正,问题也需要重视。在公众的评价中,无害不能为反常“正名”。

猜你喜欢

爱戏网:让京剧艺术走进你的生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统艺术如何与当代人产生共鸣?**爱戏网(www.aixiw.com)**给出了完美的答案。作为一个专注于京剧艺术的综合平台,爱戏网不仅为京剧爱好者提供了

2025-08-02

乌河发源地是哪里

乌河,又名耏水、溡水、时水、干时、乌龙江,发源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街道矮槐树村,全长60千米,境内河段长20.85千米,河床宽30米至50米,流域面积160.03平方千米。

2025-06-05

山东黄河龙集团官网介绍

山东黄河龙集团起始于清光绪年间桓台九品名士王开祯创办的酿酒作坊。1922年,晚清举人王国锡以书斋“强恕堂”命名酿酒作坊。百余年来,强恕堂酒坊由私人作坊兴起,先后易名为“强恕堂酒

2025-05-26

强恕堂的创始人

生于清朝末年,淄博人,道光年间举人,1922年创办“强恕堂”酒坊,并将儒家文化“强已恕人、戒欺戒躁、仁义诚信”融入酒坊当中成为做事的原则,也是做企业的一个准则。后来儿子王成乾,

2025-05-26

黄河龙:百年老酒香飘四方

山东黄河龙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桓城县(今桓台县)厚生乡(今索镇)的“强恕堂”酒坊。强恕堂酒凭着酒香醇厚广受人们喜爱,成为中华酒文化中一枝艳丽的奇葩,素有“淄博茅台”之美称。并因

2025-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