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塑化剂含量“无害”,其逻辑从何而来
- 时间:
- 浏览:72
- 来源:白酒网
【白酒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50度酒鬼酒样品塑化剂最高检出值为1.04mg/kg。参照卫生部标准超标247%。而有机构在接受采访时说,按照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每天饮用1斤,其中的塑化剂都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11月22日《新京报》)。
一天一斤无害!但如果一天超过了一斤呢?当然,专家们会说,一天饮一斤酒的人很少,而且这种饮酒本身就有害。但这还是回避不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人一天饮酒超过一斤,是否意味着含量超标,危害存在?
退一步讲,不超过一斤无害是什么意思,所谓“无害”的标准是什么?在人们的理解中,无害可以理解为没有一点危害。当然,无害也可以理解为,对身体健康没有什么明显的危害,不会危及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无害也可以理解为不会对人的生命产生直接的危害,不会因此而产生严重的影响。这三种情况都可以称之为无害,专家所谓的一天一斤无害到底是哪一种呢?
我们当然应该相信专家的专业,但是从新闻看,专家在叙述无害时并没有拿出一个确定的标准,只是按照超标的量和预期的寿命做了一个理论上的推演。这种推演在理论上是可能成立的,但既然是一种严肃的论证,就应该告诉公众多少含量是有害的,有害的表现是什么?现有的含量是无害的,所谓的无害是否是没有一点损害?只有给出一个更具体的回答,人们才会真正地接受专家的意见。否则,按照常理,人们就会质疑:超标意味着超出标准,而超标的结果却是“无害”,既然“无害”还要所谓的标准干嘛呢?干脆直接把现在超标的数字作为一个标准不是更好或者,不要标准算了,反正无害。
作为公众极为关注的信息,快速地回应有害无害本是危机应对的“题中之意”。但公众在得到无害的回应时,更需要看到无害的含义是什么,无害的依据是什么?这种信息的需求和质疑的本能不能归结为公众的敏感,而应该看成是公信力缺失下的一种自保当人们不再相信专家,不再相信结论时,最好的回应其实是给出结论产生的过程,给出专家的论证过程,让公众自己看到可能的结果是什么。否则,不仅结论可能难以服众,顺带着连专家也会被怀疑,连专家所在机构也会“连坐”。
即使,超标真的是无害的,而且这种无害是公众期待的没有什么严重的危害。公众是否就要接受这个结论,接受这个事实呢?就算塑化剂并非人为添加,就算这种出现并非什么大问题,但作为消费者他们为何要接受酒水中出现塑化剂的事实?任何时候,无害只是一种较低的标准而已。就像,一座大桥出现了裂缝被称为无害一样,这不是常态,这是需要纠正的反常。因此,即使超标无害,公众也可以要求纠正,问题也需要重视。在公众的评价中,无害不能为反常“正名”。
猜你喜欢